执行者辜负星际迷航终极使命
这就要从《星际迷航》的本源谈起,它所诞生于的上世纪60年代是冷战最炙烈的年代,但也是太空竞赛最激烈的年代,因为军备竞赛升级至太空,所以美国公众的兴趣也开始转向太空,尤其是阿波罗登月计划,确确实实激发了整整两代人对太空的兴趣,在这个氛围中,科学、科普、科幻都蓬勃发展,个人计算机技术和太空探索都是在此期间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可谓太空探索类科幻小说和影视的黄金岁月,《2001年太空漫游》及其同期《星际迷航:原初》剧集就是科幻迷们对“硬核科幻”和“深空探索”想象力交织诞生出的最好成果。
因为全仗想象力拓展,所以科学原理和社会学知识是此类作品不可或缺的双翼。首先,基于相对论原理和量子理论的曲率驱动和超跃传送的理论构架打破了光速不可逾越的坚实屏障,让恒星甚至星系间的旅行变得可行,但建构其上所发生的人文内涵、角色及其故事,是在于人类对地外文明完全没有一个清晰理论体系下推导出的,根本无从借鉴,只能从人类已知的文明类型和历史甚至神话传说去推导,这就是为何ST系列发轫之处,我们发现罗慕伦文明像罗马帝国,而瓦肯人更近于希腊城邦璀璨时代所构想的“理想国”状态,克林贡人则像苏联和各种独裁帝国杂交出的政权。人类星盟和他们的博弈史其实就是人类自古以来各种文明同一时空下大乱斗的映射。
至于我们的星盟,嘿嘿,它的原型应该是19世纪代表“日不落”帝国行驶在全球公海上的大英舰队,再混合了威尔逊理想光辉的国际联盟加联合国的代表正义、公平、理性的那一面。进一步放大地说,NX这个星舰系列,乃至到进取号的塑造,一直都受曾经载有达尔文进行全球生物、地质、文明考察的“小猎犬号”的深刻影响,达尔文影响人类文明的五年全球旅行,依样学样,后来被完全移植到星盟的五年深空计划之中,可说,人类全球化启蒙期的探险故事直接启迪了吉恩·罗登贝瑞的灵感,创作出《星际迷航》。而以猎犬号为首的那些舰队遇到的各种文明,各地风情,以致于人类从未踏足的南北两极直接启迪了ST系列中那些千奇百怪的星际文明,以及人类尚未踏足的远疆。
之所以补充这么多前史,是要提醒诸位注意,探索未知地带,加深对宇宙的了解,加强文明之间的交流,同时维护贸易和和平,是人类两个探索的黄金时代共同的述求,也是人类对自身未来最具瑰丽色彩的使命期许。
但目前主导电影制作的派拉蒙和其它主创方为了获得更大的商业回报,几乎把过去全盘否定,他们启用了JJ和林诣彬,动用了些小聪明。他们想让主角们年轻化,得到青少年受众拥戴,不惜启动了平行空间和新时间线,没问题;他们想让镜头语言和动作戏活跃起来,不像之前那么呆滞,也没问题;他们想弥补之前特效技术不成熟时电影中存在的种种场景设置,更没问题;但他们不能完全漠视前作剧集和电影系列中的真知灼见,不能辜负一代又一代制作团队贡献出的智慧和经验,更不能把ST整成一个鲜有其表,只懂卖腐卖萌,但丢失探索进取灵魂的太空动作片。
那句话为何被奉为圭臬太空,最后的无人地带,星舰进取号继续旅程,她的任务是要探索陌生新世界,探索新的生命与文明,大胆地去前人没有涉足的地方。这可不是随口说说,或者放在电影结尾做为随便糊弄粉丝热情的应对之举,它可是这个系列的灵魂,也是真正区别其它科幻影视和文学之处。你辜负了它,就等于扼杀了它将来更灿烂的发展之路,整部系列就只有角色而没有灵魂,那么角色也会慢慢枯萎,直至系列衰竭。
所以,我希望主创方千万不要短视,在已经重新站稳市场脚跟的基础上,不要把ST拍摄成一个特技出众,打斗好看的电影系列就觉得完成了使命,ST已是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它能真正展现出自己该有的科学启蒙魅力。它将来还会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是以,我们希望看到2017年重启的电视剧能够找回曾经的辉煌和理想,进而带动更多的粉丝呼吁,重归探索和进取的核心。
据说导演在YouTube上知道李准基... <详情>
《幻城》电视剧官微下,果然也是对... <详情>
《星际迷航3:超越星辰》本应是向... <详情>